两山堂

宋民,斋号两山堂。教授,书法研究生导师。说书,话画,谈美,凑联,刷字……

【两山堂说书】魏晋的“意”“法”审美意识

 

         得心应手两叶传妙

         笔后意前一胜通灵

 

   ——魏晋的“意”“法”审美意识

 

魏晋书法骨丰肉润、刚柔相济、内容与形式统一的“中和”美境界之获得, 与其意法结合、心手双畅的自由创作是分不开的。由魏晋确立的“意法论”在中国古代书法美学史中产生了极大的影响。

魏晋南北朝正式提出了“意在笔先”说, 并使之得到充分的强调和发展。卫铄首先提出“意前笔后” 的观点:“有心急而执笔缓者, 有心缓而执笔急者。若执笔近而不能紧者 , 心手不齐 , 意后笔前者败; 若执笔远而急 , 意前笔后者胜。”( 《笔阵图》 ) 王羲之也指出∶“凡书贵乎沉静 , 令意在笔前 , 字居心后 , 未作之始 , 结思成矣。”( 《书论》 ) 他们强调作书之前要有冷静、充分的艺术构思 , 使成竹在胸, 然后下笔。

此时艺术构思之“意”, 更多侧重在用笔、结体、章法等形式方面的安排。王羲之说 : “夫欲书者 , 先乾研墨, 凝神静思, 预想字形大小, 偃仰、平直、振动 , 令筋脉相连 , 意在笔前 , 然后作字。”( 《题卫夫人〈笔阵图〉后》 ) 

他们也强调杂以不同书体, 或摹状自然物象之势态, 使书法表现出丰富变化的“ 笔意”——笔画线条所蕴含的艺术意味 : “每作一字, 须用数种意 , 或横画似八分, 而发如篆籀;或竖牵如深林之乔木, 而屈折如钢钩; 或上尖如枯杆 , 或下细若针芒; 或转侧之势似飞鸟空坠 , 或棱侧之形如流水激来。”“为一字, 数体俱入。若作一纸之书 , 须字字意别 , 勿使相同” (王羲之《书论》 ) 。

魏晋书法美学强调意法统一, 心手结合 , 达到艺术构思与艺术传达的有机统一。卫铄反对“心手不齐”( 《笔阵图》 ) 。 成公绥主张“ 应心隐手”( 《隶书体》 ) 。清代冯班认为晋人书法达到“从心所欲不逾矩”的意法统一境界 : “结字, 晋人用理 , 唐人用法, 宋人用意。用理则从心所欲不逾矩。因晋人之理而立法, 法定则字有常格, 不及晋人矣。宋人用意 , 意在学晋人也。意不周匝则病生, 此时代所压”( 《钝吟书要》 ) 。

相对说来, 魏晋也是一个开始对技法、形式规律进行全面探讨的时代。汉代以来书法艺术的蓬勃发展为这种探讨提供了充分的条件。重视艺术技巧成为时代之风尚 , 大家争相竞比技巧上之高低巧拙。 王羲之自说可与钟、张比肩 , 王献之又自以为高出父亲 , 并对王珉夸口说 : “ 弟书如骑骡 , 欲度骅骝前。”有人说 , “ 王字的内容就是技巧 , 在书法的造型意义之外 , 不更立目的”( 熊秉明《中国书法理论体系》 ) 。 在某种意义上 , 这道出了关键所在。“东晋士人 , 互相陶染 , 至于王谢之族、郗庚之伦 , 纵不尽其神奇 , 咸亦挹其风味”( 孙过庭《书谱》 ) 。 不光书法大家 , 整个书法界都强调技巧上的审美价值。

在这种推崇技巧的时代审美风尚下 , 人们不断地探究书法艺术表现力、艺术技法、形式美规律, 从而确立了一系列笔法、章法、墨法。

从笔法看 , “夫三端之妙 , 莫先乎用笔” 。“又有六种用笔 : 结构圆备如篆法 , 飘飏洒落如章草 , 凶险可畏如八分 , 窈窕出入如飞白 , 耿介特立如鹤头 , 郁拔纵横如古隶”( 卫铄《笔阵图》 ) 。“每作一波 , 常三过折笔”( 王羲之《题卫夫人〈笔阵图〉后》 ) 。“第一须存筋藏锋 , 灭迹隐端。用尖笔须落锋混成 , 无使毫露浮怯”( 王羲之《书论》 ) 。

从章法、结体看 , “作一字 , 横竖相向; 作一行, 明媚相成”( 王羲之《书论》 ) 。“ 二字合体 , 并不宜阔 , 重不宜长 , 单不宜小 , 复不宜大 , 密胜乎疏 , 短胜乎长”( 王羲之《笔势论十二章》 ) 。 从墨法看 , “ 少墨浮涩 , 多墨笨钝”( 萧衍《古今书人优劣评》 ) 。

可见 , 魏晋关于形式规律、艺术技巧的探讨 , 已达到相当全面、深入的程度。魏晋这种崇尚技巧、重功夫、 法度的审美倾向, 对技法、形式规律的探寻 , 直接影响了唐代“尚法”思潮。

 

null

 

null

 

评论

热度(3)